另外,户籍制度改革是核心,土地制度改革是基础,第三个需要财税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去护航,我们现在的财政制度这套体制,是高房价的基本原因,我们商品房住宅承担了多少义务啊?农田水利建设也要从里面抽成、城市建设也要从里面分担,我们的房价能不高吗?我们人为的把房价抬上去了,另外一个是税收制度,我说你有什么样的税收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系,美国的税收、美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30%,你的税收怎么收?我们刚从韩国回来,韩国的别墅,现在是收4%的保有税,一千万的房子一年是40万,最高的时候是7%,如果有这个税收,我们报纸上还天天有那么多的豪宅广告吗?住在豪宅里面的人得赶快搬出来了,1个亿一年得交400万,一个月得交30多万,你还住吗?那价格体系还会是这样吗?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有什么样的房价体系。
还有我们的社保,我们的社保体系,我们的社保从法律上要求,要求定的那个高,参加的人那么少,农民工基本上不参加城市职工的保险,但是我们的政府部门还要非守住这个高标准,参加得人越少,就要收得标准越高,应该大幅度的扩大标准,住房公积金成了有钱单位进行财富转移的一种形式,这种住房公积金制度世界上根本没有一、两家搞,现在企业雇佣一个工人,除了付给工资,还有40%多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,我们的企业怎么竞争和发展呢?城乡不对接,就是因为我们的社保制度有巨大的鸿沟,所以财政、税收和社保,这三方面整体性的改革,是新型城镇化所不可避免的配套措施,没有这个新型城镇化也搞不了,户籍、土地、财政、税收、社保这些恐怕都是关键。
最后一点,就是关于房地产业转型,房地产业的转型,我觉得我们这个题目很好,中国的城市化要转型,房地产业肯定得转型,我们过去的房地产发展是跟着传统的城市化发育起来的,大家得了很多好处,也有很多委屈,这个钱赚得非常很多,但是心里不是很踏实,心情也不是那么舒畅。
但是应该说,在过去十多年,我们房地产商是共产党现行政策下最大的受惠者,你跟工业企业比就容易了,将来谁做转型呢?肯定房地产业要转型,就像这次金融缺钱一样,你要认为危机会来得很快?你就很快转型,但是危机没有来,你就错过了赚钱的机会,这是纠结,但是我认为中国城市化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,像这样走下去,必然会造成越来越大的房地产泡沫,这个地方可能有争论,城市化没有完成以前,房价不会下跌,我们今天北京、上海的房地产价格赶上首尔和东京了,我们现在人均收入是他们的五分之一和八分之一,是不是我们的收入赶上他们,房价是他们的5倍和8倍。
如果我们有分配制度改革,我相信就像我们纠正作风的八条规定,使得高档酒、高档餐饮就面临巨大的崩盘一样,如果有一个真正的分配制度的改革,我想也是房地产泡沫爆裂的一个信号,假如我们真干,因为我们相当大的需求是靠高收入人支撑的,但是高收入人并没有承担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职责。
所以我认为房地产的转型,取决于国家城市化的转型,房地产业如果从我考虑,我认为时间时候就是成功转型了?就是房地产去掉一个字,就是房产,把地去掉,靠土地赚钱不是开发商的本事,我们现在房地产业要赚钱,我看我们最优秀的企业,有很经验的总结,第一拿对地,第二做好产品,拿对地你就全赢了,但是你拿对地,对房地产业没有什么贡献,做好产品才是你的真贡献,刚才我讲的住房的产业化,如果靠土地平白的就可以赚大钱,谁去花工夫做产品呢?
房地产业转型成功,就是主动、被动把土地收益挤出去,最后要靠自己的产业化、靠设计等赚钱,从这个意义上说,房地产发展前景很大,但是收益没有那么丰厚,当你盖的房子,你做的这个工作的绝大多数部分,是为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服务的时候,你基本上跟新型城镇化同步了,如果你不是给这些人盖房子,你还是做传统的城镇化,为富人盖房子是比较容易,为穷人盖房子难度很大,需要国家整体政策的调整,也是对开发商重大的考验,我希望开发商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转变,等到新型城镇化真正上路的时候,整个财政、税收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,中国避免了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海啸,我们在座的大多数开发商还可以健康发展,谢谢大家!
主持人:谢谢华生老师,特别喜欢听华生老师讲话,非常犀利,我有一个判断,我觉得我们干很多事情,做一项事业,发展一个城市,或者房地产业做一个项目,如果完全按照经济学家说的做,这个事就做不成了,如果你不听经济学家的话,你是做不好的,华生老师有些看法我很赞同,有些看法我完全不赞同,但是我们就需要这样讨论问题,一方面要看到文件中写的什么,一方面看到我们能做什么,我们正在做什么,既要看到中央政府想做什么,还要看到地方政府在同样的要求下要做什么,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必要性。